公共数据开放能否抑制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 2025年第3期

发布日期:2025-04-18 04:30    点击次数:183

  作者简介

  张洪辉(通讯作者),管理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

  林森城,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资本市场与公司财务。

  摘要: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部门公共数据开放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能够降低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搜集成本,增加其信息资源,从而降低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抑制其羊群行为。羊群行为分为基于从众心理的真羊群行为和基于相同策略的假羊群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并未将更多信息融入股价,反而增加了股价同步性,是真羊群行为;公共数据开放能够提供更多公司信息,减少机构投资者盲目跟随他人的可能性,抑制了机构投资者的真羊群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地处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信息披露质量较低、机构投资者数量较少公司中,以及市场情绪悲观时,公共数据开放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本文丰富了公共数据开放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也为治理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公共数据开放;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信息不对称

  引用格式:张洪辉, 林森城. 公共数据开放能否抑制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J].证券市场导报, 2025, (3): 68-79.

  研究背景

  机构投资者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行为会对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如何正确引导机构投资者行为从而促进金融市场稳定,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面临的重要议题。政府部门将工商、司法、税务、不动产、知识产权等公共数据公开,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机构投资者能否从这些数据中获益,降低其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做出更理性的投资选择?这一问题激发了我们的研究兴趣。

  研究方法与研究结论

  本文选取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考察公共数据开放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影响和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异质性因素对二者关系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

  第一,公共数据开放能够有效抑制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该研究结论经过安慰剂检验、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异质性稳健估计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

  第二,公共数据开放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降低信息搜集成本、扩展信息资源的传导路径实现。

  第三,公共数据开放抑制的是机构投资者真羊群行为,而不是假羊群行为。

  第四,公共数据开放对机构投资者的抑制作用,在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较低、持股机构投资者数量较少、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和市场情绪悲观时更加显著。

  研究建议

  第一,坚持和扩大公共数据开放,提升社会公众使用的便利性。同时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促使各级政府做好公共数据服务工作。

  第二,加强宣传,扩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培训等方式让社会公众了解和使用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提升公共数据平台的使用频率。

  研究创新

  第一,丰富了公共数据开放的研究。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公共数据开放对公司金融的影响,包括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公司创新、公司数字化转型、公司进入新行业等,从机构投资者视角研究公共数据开放对金融市场影响的文献较为稀缺。本文关注公共数据开放对机构投资者行为的影响,丰富了公共数据开放相关研究。

  第二,丰富了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研究。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网络、机构投资者投资经验、资本市场开放等均会影响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本文从政府数据基础设施出发,分析了公共数据开放缓解机构投资者信息劣势的独特作用,验证了宏观政策因素治理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积极作用。

  第三,本文研究结论有较强的实践意义。资本市场稳定是金融安全的关键所在。本文研究表明,政府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能够较好抑制机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这证实了公共数据开放抑制金融风险、维护资本市场的作用,支持了我国数据赋能经济的相关政策。

  写作体会

  回顾文章的选题、数据搜集分析、内容撰写、反复修改到成果发表的过程,每一步既是对学术能力的考验,也是对研究者心性的锤炼,我们不由感慨学术探索的艰辛,但这也或许正是其魅力所在。

  本文得以发表,离不开《证券市场导报》编辑部老师和学术界前辈的耐心指导,以及匿名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对比初稿,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提升。在此,我们对各位给与我们帮助的老师和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希望《证券市场导报》越办越好!

  以上为论文导读版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